English

大手笔妙文章

——记上海市黄浦区的全民健身活动
2000-05-06 来源:光明日报 夏浩然 蔡 闯 我有话说

上海市黄浦区在中国体育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徐寅生、张燮林、吴佳妮、杨文意、常昊等世界名将都出自这片仅4平方公里的城区。中国足球第一支联赛、杯赛和超霸杯赛的“三冠王”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也在这里诞生。说起黄浦区的体育,无人不赞叹其丰硕的成果和火热的现实。

黄浦区是老上海的标本。外滩、南京路始终是上海的骄傲。这里的体育运动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群众体育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每天早晨,外滩上晨练的人群摩肩接踵,南京路上各大店铺开门之前,组织职工进行“开门操”锻炼,构成老上海城区充满生机的一道风景线。据介绍,这样的体育活动在黄浦区已坚持了三四十年,当年在南京路上作开门操的小姑娘,不少已经成了头发花白、在外滩打太极拳、跳健身舞的老大妈了。

上海人有一句俗话:螺丝壳里作道场,比喻在小小的空间里办大事。这句话用来形容黄浦区的全民健身活动,可真算得上十分贴切。

在南京路旁边的一条小弄堂里,记者领略到了上海“微型”健身点的魅力。南京东路街道承兴小区一年一度的居民弄堂运动会已持续了十年有余,至今已是第12届了。运动会上的项目包括踢毽子、跳绳、象棋、仰卧起坐、托球行走、消防灭火等,既有趣味又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占地少,投资低。居民们在一起交流健身经验,互相促进提高,形成了极浓厚的健身氛围。

黄浦区居民多居住在老上海的石库门房里,空间小,居民老龄化现像突出。根据这些特点,市及社区各级领导积极想办法,见缝插针、因陋就简,创建良好的健身环境。承兴居委会先后拆除了弄堂内近60平方米的违章搭建,投入资金,兴建了上海市第一条健身弄堂。他们还组建了关节操队、十八法队、太极拳队、木兰拳队、老年象棋队、门球队等一系列小型运动队,购买器材、聘请教练,鼓励居民多多参加健身活动。在上海市华山医院运动康复研究中心的社区医院的指导下,对小区居民的三种多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进行普查,并试行运动干预、用药指导,开设定期坐诊,对小区科学健身工作进行积极的探索。

弄堂运动会不仅加强了居民锻炼身体的积极性,而且解开了一些人思想上的疙瘩,促进了家庭、邻里团结,为社区精神文明作出了贡献。下岗职工席德全身体虚弱,下岗后又只能靠妻子的一点收入养家,情绪很低落。居委会鼓励他参加了小运动会后,他精神上好多了。之后,居委会又安排他到电话亭工作,并让他参加更多的体育运动。现在,他可以一口气跑上六楼传呼电话,工作稳定,家庭生活更加美满。

全民健身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承兴小区初建健身点时,为了不影响上夜班居民的休息,居委会决定在一周的施工期间内为这些居民出钱找旅馆睡觉。但开工当天,没有一个人来居委会登记拿“睡觉钱”。居民们说,这是为大家做好事,还是为居委会省一点经费吧。

就这样,在很小的空间里,黄浦区全民健身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健康意识深入人心。由于群众体育开展得好,体育人才层出不穷,促进了竞技体育成绩的不断提高,众多的世界冠军走出黄浦,走出上海,走向世界。在区体委举办的各种体育培训班上,记者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加训练。家长们说,这些孩子之中,肯定会出现徐寅生那样的乒坛名将,也会出现常昊那样的围棋国手。就是孩子们以后不作运动员,体育运动也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增添无穷的益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